注册
思想观点 Methods Methods
行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and analysis

一. 钢铁行业概述

二. 钢铁相关政策的概述影响

三. 中国钢铁发展现状、趋势及前景预测

四. 钢铁产业链分析

五. 标杆企业

目录

三、中国钢铁发展现状、趋势及前景预测

(一)钢铁行业企业数量统计

据数据显示,至2018年12月末,我国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5138家。

其中,钢铁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在2018年12月末达1100个,亏损面为21.4%。

此外,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钢铁行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累计达293亿元。

image.png

image.png



(二)钢铁行业收入及利润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4006.5亿元。

回顾2012-2017年钢铁行业营业收入情况:近六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营业收入较为稳定,2015年以来累计增长率逐渐回暖。

2018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持续显现,钢铁行业去产能效果显著,市场稳步发展。

在行业利润总额方面,2015年以来,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呈现增长态势。

image.png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钢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4029.3亿元。

image.png

在化解过剩产能、出清地条钢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下,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在2016年出现好转、2017年明显改善、2018年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2018年中国钢铁行业整体呈现四个特点

1、行业供求趋于合理

2016-2017年合计压减粗钢产能1.2亿吨以上,2018年前7个月压减2470万吨,完成全年3000万吨压减任务总量的八成以上。

无效产能退出为优质产能腾挪空间,钢铁产能利用率恢复到80%左右的合理区间。


统计数据显示,粗钢产量方面,2018年1-10月全国粗钢产量为78197.6万吨,同比增长6.4%;10月份粗钢产量是2018年以来最高的月份,增长幅度仅次于7月的6.3%。

image.png

钢材进出口方面,2018年1-10月我国钢材出口5841万吨,进口1110.3万吨,累计净出口4730.7万吨,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约7.33亿吨,行业供需趋向于合理。


2、钢铁价格高位运行波动趋缓

2018年前11个月全国主要钢材批发市场均价为每吨4545元,比2017年同期上涨11.22%,是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

自2017年四季度钢材平均价格站上4500元以后,2018年钢材价格始终围绕该水平上下波动,未出现大幅涨跌情况,最大涨跌分别出现在8月(3.57%)和1月(-5.7%)。

前11个月环比波动振幅为9.26%,低于上年同期的14.75%和2016年的19.62%水平。

image.png



3、企业利润大幅攀升

2018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3.6%,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3.7%,位居34个利润总额同比增加行业前列。

同样的,前三季度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299.63亿元,超过2017年全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6.01%,销售利润率为7.5%,较上年同期提高2.88个百分点,钢铁行业盈利水平恢复到工业行业平均水平,开创了新局面。


4、出口量继续回落出口额上涨

2018年钢材出口继续回落,2018年前11个月,出口6378万吨,同比降低8.6%,但是出口金额由去年同期的累计下滑转为明显上涨。进口1216万吨,同比微涨0.5%,进口额也有所上涨。




(三)钢铁行业未来发展及转型方向


2019年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仍是工作重点。

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有望提前完成,钢铁行业脱困发展成效明显,但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生产专业化不足、产品结构失等“老”问题长期存在,而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国际环境深刻变革等“新”风险日益严峻。

因此,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建立高质量供给体系、提升行业防范风险能力、减轻区域环境压力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规模化效益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时期,早在2016年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中便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和调整布局做了重点要求,在规划发布前1个多月宝钢和武钢完成合并。

当前,河北、河南、江苏、山西、四川等地已出台钢铁行业发展相关规划目标。

截至2020年,河北省钢铁企业将形成“2310”产业格局,包括2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3家地方实力企业,10家特色钢企。

江苏积极形成“134”格局,山西计划从目前的27家减少至10家,四川力争建成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千万吨级骨干钢铁集团,总产值达3500亿元。

因此,在去产能收尾阶段,加速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将是未来改革工作重点。


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将会面临三大机遇



image.png

通过对“中国500强”企业战略规划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企业“精品战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发展高端钢材品种,优化产品结构

数据显示,“中国500强“46家钢铁企业中,有30家在战略中提到发展高端钢材品种,优化产品结构。


2. 推进精益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数据显示,“中国500强“46家钢铁企业中,有31家在战略规划中提到推进精益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image.png



众所周知,我国钢铁行业过剩主要为结构化过剩,即粗钢等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很多需要进口。

从46家“中国500强”钢铁企业的战略数据来看,以下行业用钢被列为未来国内钢铁企业主要发展钢种。

image.png



企业示例

宝武集团

宝武集团十三五期间将以碳钢、不锈钢和特钢产品系列,向用户提供钢材解决方案,打造钢铁产业三大精品智造平台。

image.png

image.png



新兴际华集团

新兴际华集团的远景规划目标是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著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大集团公司。

在未来钢铁板块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与三个方面:球墨铸管、特种管材、特种钢材。

image.png

67%的企业选择降本增效:

受2011年至2015年钢铁行业走势持续低迷,钢价持续下跌,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为了维持经营,钢企纷纷开展全流程的降本增效措施,多家企业将降本增效写入“战略规划”。

从战略数据来看,67%的500强企业选择通过降本增效来实现利润增长,其降本增效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image.png



企业示例

首钢集团

首钢集团主要通过强化能源管控,加强科技创新来实现降本增效。

强化能源管控:

合理安排发电机组运行,积极推进移峰填谷,科学调整制氧机组  运行,优化能源环保体系,通过加强能源管控,降低能源成本。

加强科技创新:

聚焦全生产流程,加大关键技术工艺研究,着力提升档期效益贡献度,实现科技创新增效。



转型关键词2绿色

image.png

绿色战略重点发展三大方向:

从企业战略数据来看,钢铁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的重点是:环境管理、技术改造、资源回收与利用。

1. 环境管理:

主要包括健全环境管理体系,打造环境管理平台,加强环保培训提倡绿色办公等。

2. 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

2015年以来,受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的影响,企业节能减排改造方面的投入占企业项目投资的70%以上。

3. 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

统计来看,500强企业中,约60%的企业将形成铁素资源循环链、废气回收利用循环链、工业用水循环链、固体废弃物利用循环链等“四个循环链”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部分大型集团将矿区资源的再开发也列入了绿色发展战略。


环境管理体系逐步健全:

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态势下,钢铁企业对于环境管理较为重视,9成企业将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并纳入战略规划中。

从当前钢铁企业环境管理状况来看,约71%的企业成立专门的环保部门,实现对于环境管理的术业专攻,85%的企业将环境管理纳入企业常规内部管理制度,70%的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工作提升环保效率,其中,33%的企业将环保指标纳入到企业的绩效管理中。


转型关键词3多元化战略

image.png

钢企多元化发展方兴未艾:

九成钢铁企业将多元化发展纳入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image.png


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重点:

分析来看,近年来“中国500强”钢铁企业重点发展的相关多元产业主要包括:矿业、化工、资源综合利用、新兴产业。

image.png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