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钢铁行业概述
二. 钢铁相关政策的概述影响
三. 中国钢铁发展现状、趋势及前景预测
四. 钢铁产业链分析
五. 标杆企业
目录
四、钢铁产业链基本结构
(一)2019年3月钢材社会库存情况分析
2019年3月,全国20个城市5大类品种钢材社会库存合计环比继续回升,其中热轧卷板和螺纹钢库存上升幅度均超过15%,中厚板库存有所下降,降幅超过10%。本月库存总量1645万吨,环比增加156万吨,上升10.5%;其中钢材市场库存总量1553万吨,环比增加174万吨,上升12.6%,港口库存92万吨,环比减少18万吨,下降16.2%。
1. 热轧卷板
热轧卷板本月库存205万吨,比上月增加27万吨,上升15.0%。其中钢材市场库存186万吨,比上月增加27万吨,港口库存19万吨,比上月减少1万吨。
本月热轧卷板库存环比增加的地区有8个,其中库存增加较多的地区有天津,库存环比增加1.5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增加1.0万吨,港口增加0.5万吨。
广州库存增加18.9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增加19.9万吨,港口减少1.0万吨;沈阳本月库存增加4.2万吨,合肥1.0万吨,长沙0.2万吨,成都3.4万吨,重庆2.3万吨。
本月库存环比减少的地区有8个,其中减少较多的地区有上海,库存环比减少0.2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减少0.1万吨,港口减少0.02万吨,石家庄库存环比减少0.1万吨,太原0.1万吨,济南0.4万吨,郑州1.2万吨,武汉1.4万吨,西安1.4万吨。
2. 冷轧卷板
冷轧卷板库存192万吨,与上月持平。其中钢材市场库存160万吨,比上月增加1万吨,港口库存32万吨,比上月减少1.0万吨。
本月冷轧卷板库存环比增加的地区有5个,其中增加较多的地区有天津,库存环比增加0.8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增加0.6万吨,港口增加0.2万吨。
广州库存环比增加0.7万吨,其中钢材市场环比增加1.8万吨,港口减少1.1万吨;沈阳库存环比增加0.5万吨,武汉1.0万吨。
本月库存环比减少的地区有12个,其中减少较多的地区有上海,库存环比减少0.3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减少0.2万吨,港口减少0.1万吨。
济南环比减少0.2万吨,郑州0.3万吨,长沙0.2万吨,昆明0.1万吨,成都0.2万吨,重庆1.5万吨,西安0.2万吨。
3. 中厚板
中厚板本月库存117万吨,比上月减少16万吨,下降11.9%。
其中钢材市场库存103万吨,比上月减少10万吨,港口库存14万吨,比上月减少6万吨。
本月中厚板库存环比增加的地区有4个,其中库存增加较多的地区有天津,库存环比增加1.0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和港口各增加0.5万吨。
北京库存环比增加0.2万吨,合肥0.2万吨,西安0.6万吨;中厚板库存环比减少的地区有11个,其中减少较多的地区有广州,库存环比减少9.9万吨,其中钢材市场环比减少3.8万吨,港口库存环比减少6.1万吨。
沈阳库存环比减少0.2万吨,石家庄0.2万吨,济南0.4万吨,郑州0.2万吨,武汉1.9万吨,长沙0.2万吨,昆明0.5万吨,成都3.5万吨,重庆0.8万吨。
4. 线材
线材本月库存338万吨,比上月增加16万吨,上升5.0%。其中钢材市场库存328万吨,比上月增加19万吨;港口库存10万吨,比上月减少3万吨。
本月线材库存环比增加的地区有13个,其中库存增加较多的地区有天津,库存环比增加0.2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和港口各增加0.1万吨;上海库存环比增加3.7万吨,全部为钢材市场增加量。
广州库存环比增加4.2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增加7.2万吨,港口减少3.0万吨;北京库存环比增加0.6万吨,沈阳3.6万吨,杭州4.0万吨,合肥4.5万吨,长沙0.8万吨,昆明1.8万吨,成都3.8万吨,重庆0.6万吨,西安1.5万吨。
本月库存环比减少的地区有4个,其中减少较多的地区有石家庄,库存环比减少0.2万吨,郑州2.0万吨,武汉11.0万吨。
5. 螺纹钢
螺纹钢本月库存793万吨,比上月增加129万吨,上升19.4%。
其中钢材市场库存776万吨,比上月增加137万吨,港口库存16万吨,比上月减少8万吨。
本月螺纹钢库存环比增加的地区有14个,其中增加较多的地区有天津,库存环比增加0.7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增加0.5万吨,港口增加0.2万吨。
上海库存环比增加12.4万吨,全部为钢材市场增加量;广州库存环比增加22.1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增加30.1万吨,港口库存减少8.0万吨。
北京库存环比增加10.0万吨,沈阳9.5万吨,南京3.8万吨,杭州35.3万吨,苏州3.4万吨,合肥9.5万吨,长沙3.7万吨,昆明3.1万吨,成都10.8万吨,重庆7.7万吨,西安13.3万吨。
本月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环比各有升降,其中热轧卷板库存环比上升15.0%,冷轧卷板库存环比持平,中厚板库存环比下降11.9%,线材库存环比上升5.0%,螺纹钢库存环比上升19.4%,库存合计环比上升10.5%。
(二)2019年下游行业用钢需求降多增少
1、房地产对钢材需求将小幅下滑
2018年以来,在中央“房住不炒”的定位和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精神指导下,各地政策持续加码,年内累计各项调控政策多达450次,成为历史上房地产调控最密集的一年。
正是在这一从严调控的背景下,全国楼市经历了从局部过热到整体降温的过程。
房地产行业主要用钢品种包括螺纹钢和线材。房地产新开工阶段用钢量占到整体项目用钢量的1/3~2/3。
建筑钢材需求量主要取决于剔除土地购置费后的房地产施工投资。
经过计算,房地产开发投资剔除土地购置费用后,考虑到房屋建设成本中最重要的钢材、水泥的价格变动,剔除原材料价格波动因素,我们绘制了房屋施工的月度值和增速曲线。
由此可以看出,2018年的房地产投资完成额虽然较2017年有较大增长,但是实际主要贡献的仍然是土地购置费用的增长,房屋施工投资增速均明显低于2017年。
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前11个月,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390亿元,同比增长35.3%,从侧面也佐证了这一点。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1月2日发布的统计,2018年土地市场流拍情况显著增多。2018年,全国300个主要城市流拍土地1809宗,一线城市流拍21宗,二线城市流拍519宗,三四线城市流拍1269宗。
在这种背景下,2019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和房地产投资预计将面临大幅下行的压力,甚至不排除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2019年,各地继续实施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策略。2019年房地产市场预计基本不会出现全国性的刺激措施。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多项销售先行指标表现一般、三四线城市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更加灵活的背景下,预计201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与2018年相比继续下行,尤其是影响钢材需求的房屋施工投资将继续下降,2019年房地产对钢铁行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将持续减弱。
同时,随着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目标的不断强化,各地土地政策、住房限购政策预计会略松于2018年,对房地产投资不必太过于悲观。
因此,我们预计,2019年房地产行业对钢材的需求量将略低于2018年,降幅同比不超过2.0%。
2、基建兜底补短板拉动钢需效果有待验证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水平主要受资金影响。
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一般主要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以及地方自筹资金。而地方自筹资金主要是地方政府城投债、专项建设债和产业债以及基建投向的非标资产等等。
2014年至今,中央不断规范和控制地方政府发债,先后多次出台相关文件规范政府举债融资等行为。尤其是2018年上半年,在结构性去杠杆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受到一定的抑制。
2018年初以来,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额同比增速持续下降,截止到9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幅仅为3.3%,创下近年来的最低值。
2018年1月~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7%,增速与1-10月份持平。
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下降4.4%,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4%,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5%,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4.5%,降幅收窄2.5个百分点。
3、汽车产业:首次负增长,前路“无期”
从汽车行业来看,2018年1月~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32.5万辆和254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6%和1.7%。
2018年,汽车产销同比大概率均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这是2000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8年12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正式发布。按照法案规定,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仍为10%。
该法将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该法案的公布与市场此前期待的车辆购置税减半不同,该税法的公布将给目前已经低迷的汽车市场带来更低预期。
《车辆购置税法》的出台,对车企影响最大就是小排量汽车(1.6L以下),根据市场数据来看,小排量汽车占汽车总体销量70%左右。
除了购置税法的影响外,新能源车的补贴和“国六”排放标准对2019年的汽车产销市场同样造成一定影响。
据媒体报道,预计2019年新能源车整体退坡或达到40%,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低于140Wh/kg可能拿不到补贴,且过渡期将取消。
其中乘用车补贴标准将取消对续航里程200公里以内车型的补贴,200公里以上车型的补贴或将整体下调。
而根据此前的补贴退坡机制: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此外,2019年,汽车行业“国六”排放标准在逐步推行,也将会对汽车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均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1月8日表示今年将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的消费措施。
随着国家即将出台的稳住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等的实施,政策从发布实施到真正起效一般会有一定的时间,因此相关产业的需求释放也不会马上显现出来。
综合来看,在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国六”排放标准的逐步实施,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尚未明确的背景下,我们仍然持悲观预期,预计2019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延续2018年的低迷态势,预计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2%和2.5%左右。
对应的,汽车产业的用钢需求将会继续下降约2%。
4、机械行业:2018年低于预期,2019年稳中趋升
而从轨道交通设备来看,在铁路投资保持强度规模和城市地铁项目的批复潮的背景下,轨道机车制造迎来新的爆发期,2018年-2020年将是十三五期间城规通车的高峰期,预计对轨道交通设备的形成一定强度的需求。
综合来看,机械工业整体市场需求相对低迷,市场疲软、需求不足是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电力、冶金、煤炭等行业,企业订货时隔两年再次降至个位数,产能高端不足、低端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
与此同时,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机械工业正在实行结构优化调整,关键下游设备正在由进口转为国产替代,在基建补短板的推动下,预计机械行业在2019年仍然会实现较平稳发展,预计2019年机械行业工业增加值保持在7%附近,对钢铁的需求增幅保持在1.2%左右。
5、家电行业:稳中趋降贸易战或致品种分化加剧
2018年,家电行业整体较为低迷,尤其是在5月份以后,洗衣机、空调、冰箱和彩电的销量同比增速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洗衣机产量增速一度跌至负值。
2018年1月~11月份,家电行业产量增速延续跌势,彩电、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的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4.9%、10.3%、2.9%和-0.3%,彩电和空调需求尚可,冰箱和洗衣机需求下降。
2018年,房地产销售整体较为低迷,这种低迷将在2019年传导至家电销售终端市场。
不过,彩电和空调对钢材需求低于冰箱和洗衣机,预计2019年,家电市场仍将延续低迷态势,家电对板材需求或小幅下降。
尽管政府已经明确相关的消费刺激措施,但相关政策尚未明晰,但对刺激效果不妨拭目以待。
2018年,美国已经对中国近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增加关税,同时列出了另外新增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
值得指出的是,这2000亿美元的关税清单中,新增了空调整机、冰箱整机等整机产品(洗衣机此前已经被“双反”)。
美国是中国空调和冰箱第一大出口国,对美国空调、冰箱2017年全年出口量分别占我国总出口量的19.9%、23.3%,分别占我国空调、冰箱总销量的6.7%、6.6%。
如果加征了2000亿美元关税,预计对我国空调和冰箱市场造成进一步影响。
6、造船行业:不确定性因素多发谨慎乐观
国内的造船订单绝大多数是出口订单,因此,国内造船业的形势及发展要从全球造船和船运来分析。按照载重吨来统计,全球新船造船市场几乎全部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3个国家。
根据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2018年1月~11月份,全球新船订单1097艘,合计6959万载重吨,艘数和载重吨分别同比下跌12.24%和3.29%。
从国家来看,中国新签订单442艘,合计895万CGT(修正总吨)。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从三大造船指标来看,2018年1~11月份,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新承接和手持船舶订单持续增长。
1~11月份,全国造船完工32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7.4%;承接新船订单330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3%;截至11月底,中国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1602艘,共计87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与2017年底基本持平。
从新船订单和手持订单来看,2019年国内造船有一定后劲,但从完工量来看,订单积压或影响2019年新船订单量和造船完工量。
从2018年整体来看,全球造船业正在持续复苏。
过去3年来,前11个月新船订单量稳步回升,从2016年的1200万修正总吨(CGT)增至2017年的2377万CGT,同比增幅达98%;2018年更是进一步增至2600万CGT,同比增长9%。
尽管如此,国际航运市场主要受全球经贸的影响,同时近几年贸易保护主义加剧,2019年,造船完工量或与2018年相比微幅增加,我们对此保持谨慎乐观看法。
造船业对钢材的主要需求品种是中厚板,预计造船业2019年对钢材需求量增幅不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