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如此幼儿园级别的算术题,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1+1+1+1+1=5”这个是肯定的嘛!也会有一部分人本能地代入某种情境给出反应:这又是一篇关于团队精神的心灵鸡汤。
我不打算灌鸡汤、打鸡血。提出这个问题,也是事出有因。
前几日企业客户一高级经理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们来帮我们做生产系统的垂直改善,这个我们很欢迎,但是,部门之间的横向配合与传递很混乱,各自为政,严重影响了效率,很可能会冲抵垂直改善。这个,又该如何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到了我的一个同事的故事。这位同事在高中时代是个运动健将,在学校组织运动会4*100米项目比赛中,联合其他三位队友破了学校几十年的纪录,而且现在二十年过去了还没被打破。连他自己都觉得奇怪,当时他们四人在单人100米短跑比赛中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冠军,但400米接力赛这么傲娇的成绩,是如何得到的呢?
实际上,我这位高级经理朋友一直在纠结困惑的是公司供应链的反应速度。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后方运营系统有5个常见的职能: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统筹调度、物料采购和仓储物流,这5大职能(或5个部门)在运营过程中,如何整体发挥出大于“5”的效果?咱们从400米接力赛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首先,运动员自身体质能力(短跑速度)不一定第一,但要足够优秀。这是4*100米接力赛的基础条件。由此代入企业情景,对应的是各职能中心或部门本身的基本业务能力要优秀,还要在本专业领域深耕不辍、持续提升。
研发技术部门——可以从行业内的先进技术水平的学习、跟随、超越以及在本企业的实践落地;识图、制图、模拟;工艺技术文件更新升级等方面做深入思考学习。
生产制造部门——可以从产能研究、设备故障率、特定情况下的生产效率、人员的团队管理、文化建设、物料流和信息流的同步、账实相符的及时性、标准作业流程的确立、执行、修订、更新升级等方面持续学习和改善。
统筹调度部门——可以从MPS\MRP资源统筹规划、组织行为学等方面做深入思考学习。
物料采购部门——可以从供应商管理与战略开发、账款与采购物料的时间差管理与控制、采购周期优化、文档资料建档与数据分析等方面做出优化。
仓储物流部门——可以从库存档位线、物资周转率、运输路线及成本优化等方面考虑改善。
时刻认识到,只有在自己的领域足够优秀,才有可能成为“运动员”,不然就只能当拉拉队。
其次,接力棒交接过程足够优秀。这是赢得4*100米接力赛的关键所在。下一接棒选手要通过适度的助跑准备,后扬手角度精确,方便接棒,接棒后承接力度适宜,不能掉棒,过程中减少接棒触点瞬间速度损失,才能把整个团队的速度优势保持下去。企业运营系统中,5个部门要通过主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等后方运营系统信息串联工具,提前了解上一工序部门的工作成果输出进度情况,过程中做到适度,既不影响现有部门工作、又要能够掌握所需关键信息,如何做到适度,这是一门艺术。部门间信息传递端口对接顺畅,无论是纸质版、电子版还是共享软件平台,做到精确传递,无疑问、无反复,这块内容可以延伸到怎样设计对接信息端口,让信息数据传递一致性提高。端口准确前提下,部门自身能不能迅速反应处理承接业务,如果承接上游部门业务流程后,在本部门缓上一两天(时间节点)再处理,那么整个接力团队的速度优势就消失了。
第三,教练员对选手成员的了解与认知能力足够优秀。主管领导相当于教练员,他需要带领、引导团队用共同的理念约束行为,清晰地了解掌控各部门(队员)的能力意愿与状态,树立团队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赢得比赛)、工作中相互信任、相互承接补位,要有主动合作的意愿和执行表现。要清晰认知到怎样把简单的部门个体融成更为高效的整体,推动各部门共同进步。
“不靠英雄,靠组织”。这就是同事当年赢得接力赛并保持记录的诀窍。
在企业的运营效率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