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设备点检,大家通常会想到这样的画面:点检员拿着专用的仪器对设备进行检查。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有些企业在设备管理上存在认知偏差,从管理者到执行者都普遍认为:岗位工负责操作设备,维修工负责修理设备,而点检员负责点检设备。笔者先在这里纠正一下这个观念,要想做好设备管理,实现提前预防,那么无论是岗位工、维修工、还是点检员,都需要承担相对应的设备点检工作,只有做到全员参与,才能真正做到预防维修。
今天就在这里跟大家简单交流一下岗位点检中常用的方法:“五感点检法”,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
说到五感就是:形、声、闻、味、触(也即人的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那么五感点检法就可以理解为用五种感官对设备进行点检的方法,下面我们一一叙述:
手感:
通过手摸,感受设备振动、温度、泄漏等情况。
比如测量振动:用手感判别振动,可以用一支铅笔,笔尖放在振动体上,如果垂直放置的铅笔,发生激烈的上下跳动,而且向前移动时,就有超值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用振动仪测定其振动值。也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即同规格的设备相互比较的方法。
测量温度:用手食指和中指按在被测物体点上,根据手指忍受时间长短,来大致判断温度。
下表为忍受温度的经验数据。
2.目视:
用眼睛观察设备的外观是否发生变形、磨损、松动,观察设备的可量化标识,比如压力表的压力值、油箱的油位、温度计的温度、流量计的流量值等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
常见的方法就是对设备进行目视管理:比如用有色油笔在螺帽和固定底座之间画一道细线,如果螺帽松动,线体必然发生错位,一目了然。
3.听音
用耳朵或借助听音棒听设备运转时是否发生异音,并判断异音发生的部位。比如:轴承的正常转动声音是均匀、圆滑的转动声,若出现周期性的碰撞声,就说明轴承的滚道、保持架等部位存在异常,就可以采用专业的测振设备进行测量,进行裂化倾向管理。
电机的磁声判别:正常的磁气声是连续的、轻微的、均匀的沙沙声,有异物进入定转子的间隙或者偏心时,不再出现这种美妙的声音。
4.鼻闻:
用鼻子来闻设备是否存在异味,主要用于点检电气设备、皮带等高速运转设备等。一般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异常气味,但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就会出现烧焦的味道,而且这种情况容易引起火灾,必须提前发现并快速处理。
5.舌舔
用舌头尝是否存在异常,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食品行业。在传统的制造行业,不建议用这种方法,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所以还是借助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查。
通常情况下,岗位工用五感点检法点检发现设备隐患后,由于很多内容没有具体量化值,所以需要专职点检人员进一步确认,比如振动值,温度值等。
以上就是设备五感点检法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