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管理学领域,随着企业和学界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的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也由最初的人事管理,发展到后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再到目前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体系的整体构成上。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如果企业想要拥有持续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必须要以战略为导向,与此同时,人力资源就成为了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就要转换为战略规划者。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组成模块之一,对于企业战略规划的参与人来说,能够成功地将绩效管理战略化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战略性绩效管理才能够确保绩效管理实施中,将员工的行为和产出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绩效是为实现企业战略服务的。
那么,什么样的绩效管理才能算得上是科学、有效的战略性绩效管理呢?一般来讲,绩效管理应达到三个目的、实施四个环节、把握五个要点。
1.达到三个目的
即实现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和开发目的。战略目的很容易理解,也就是绩效管理的存在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帮助其实现战略目标;管理目的是指通过实施有效的绩效评价与反馈工作,为组织人力资源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激励和引导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绩效,实现组织目标;开发目的则是指在绩效管理工作过程中,组织中的绩效管理人员发现员工的不足,通过有效评价、监控与沟通,输出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与培训需求。
这三个目的是战略性绩效管理的核心,也是检验绩效管理是否是战略性、科学性、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因为一切的绩效管理活动都要围绕着这三个目的展开,如果没有达成,绩效管理的所有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
2.实施四个环节
即实施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与绩效反馈。绩效计划是战略目标分解的结果,也是岗位职责的体现,它要求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制定、达成共识;绩效监控要求管理人员在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与员工保持持续有效的沟通,了解员工的现实情况,达到对工作中各类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效果;绩效评价是绩效周期结束前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在实践中也是最容易引起员工反感和出现问题的环节,成功的绩效评价一定是基于其他三个循环健康有序开展的基础之上的;绩效反馈是下一个绩效计划的开始,同时也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始终,只有及时、有效的绩效反馈,才能使员工及时调整个人工作,不断提升。
绩效管理者为了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实际开展绩效工作时,必须制定完善的绩效计划,严格对绩效过程进行监督与把控,客观公正地开展绩效评价,并将绩效结果进行反馈与改进指导。这是一个存在交叉的闭环,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侧重开展工作。
3.把握五个要点
即把握评价的主体、内容、周期、方法以及对结果的应用。这五个要点对应着五项关键的决策,也就是我们在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绩效评价工作由谁来做、具体评价的内容有哪些、多长时间开展一次评价、判断绩效时选择何种方法、完成评价之后如何利用评价结果。
为了实现绩效管理的三个目的,在实施绩效管理时就必须要按照四个环节开展工作,而这五个要点是我们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因为只有把握好以上五个要点,也就做好五项关键的决策才能够真正有效实施四个环节,真正达成三个绩效目的。
对于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是经常困扰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问题,如果能够达到以上三个目的,有效实施以上四个环节,善于把握以上五个要点,那么我们就可以称这样的绩效管理为战略性绩效管理。当然,管理科学作为实践科学,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去分析和总结,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中,每一名管理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和组织的战略性绩效管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