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是很多新手HR最先接触、被认为最好入手的模块,大部分人会认为招聘就是简历筛选、邀约、面试这些工作,然而招聘远不止这些内容,要想达到招聘效率最大化,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工作要做。
首先,招聘需求确定。
这主要包括年度招聘计划制定和新增用人需求申请。
年度招聘计划是与企业的年度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基于本年的经营情况、人员工作负荷、业务发展计划、管理完善情况等需要,各部门提出全年用人需求,包括需求岗位、需求数量、要求到岗时间等内容,人力资源部门内部据此制定下一年全年的招聘计划,包括招聘渠道、预计招聘时间、预计开始招聘时间等。
新增用人申请则是在企业全年运行过程中,各部门根据实际发展需要、人员工作负荷、人员岗位调整、人员离职等实际情况,临时申请的招聘需求。
企业HR无论是在年度招聘需求还是在部门招聘需求制定的过程中,作为专业人员,不应只是一味响应和满足部门用人需求,更应该提供专业性的建议,如:招聘需求是否有必要;是否必须招聘新人,岗位兼任是否可行;是否必须招聘全职人员,实习生、兼职是否可行;要求到岗时间是否合理,是否有充足的招聘时间等等。
其次,招聘渠道选择。
招聘的渠道多种多样,企业采取何种招聘渠道需要考虑较多因素。如,岗位性质和要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内部晋升,也可以通过外部招聘的形式,外部招聘可重点考虑猎头渠道;职能员工的招聘需要候选人有一定学历和技能水平,主要通过网络招聘或校园招聘的形式开展;一线生产人员则更多通过熟人推荐、张贴广告的形式开展……另外,地域因素、时间因素、技能要求、招聘数量、渠道费用等都是招聘渠道选择需要关注的因素。
综合来看,各类招聘渠道都有其各自适用的招聘类型,因此在进行渠道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实际招聘需求,合理选择招聘渠道。
第三,招聘过程控制。
招聘过程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方面要求招聘人员要有效利用招聘渠道,每种招聘渠道的开发和利用,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如何通过招聘渠道所提供的资源,达到最佳招聘效果,是招聘人员应当考虑的一大问题。
另一方面,要求招聘人员做好招聘统计分析工作:
(1)记录招聘进展情况,可将预计到岗时间、预计招聘时长、预计开始时间、实际开始时间、实际到岗时间情况采用甘特图的形式,清晰呈现每个招聘岗位的进展情况,并据此调整招聘工作开展进度;
(2)记录针对此次招聘所采用的各种渠道的实际情况,如:收到的简历数量、可面试候选人数量、实际录取数量等情况,据此分析各招聘渠道更适合招聘何种人才,可作为后期渠道选择的依据;
(3)做好简历管理,收到的简历分类管理,并存储形成人才库。
最后,招聘效果分析总结。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但却极易被忽视的工作。招聘效果分析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计算投入与产出。招聘工作的投入都有哪些呢?如人工成本、招聘渠道费用、新增人员工资等。
其中,人工成本,即招聘人员投入的时间成本(可按小时工资*招聘总时长计算)是一项很重要的投入,是检验招聘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招聘需求满足的重要因素。
招聘渠道费用投入的产出,可用有效简历率(面试人数/简历总数)、面试录取率(录取人数/面试人数)、综合成功率(有效简历率*录取成功率)表示,也可用实际最终招聘人数来表示,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招聘渠道投入产出情况进行比较,并结合实际需要综合考虑,为以后合理选择招聘渠道提供依据。
新增人员工资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总结,根据对其自身素质综合的评估,并跟进入职后的工作表现情况,评价该工资水平的合理性。这类总结可作为后期招聘同种素质人员的基本工资设定依据。
招聘工作是企业引入人才的渠道,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看似简单,做好却并不容易!招聘,你真的会吗?